江苏高压合金管钢铁业效益低迷的 “元凶”?
我国有炼钢能力的钢铁企业目前有500家左右,这是一个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在这种市场结构中,钢铁企业之间在经营环境、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乃至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在按利润率由高到低排序的“队列”中,排在队尾的企业作为边际生产者,亏损到一定程度就减产或停产,市场供求关系将较快回归正常状态,整个行业不至于陷入亏损。
这也正是近几年来其他多数行业、中小钢铁企业主导的长材和钢材深加工市场发生的情况。但在板材市场,这种市场反应比较“迟钝”,一些已经没有销售毛利甚至没有边际贡献的企业,不及时调整生产节奏,再加上钢铁产品具有需求缺乏弹性和价格富有弹性的特性,在产能过剩、需求放缓的市场环境下,势必进入“越亏越干,越干越亏”的怪圈。
由于这些“亏本干”的企业存在,一方面拉低了行业利润平均数;另一方面拉低了钢材价格。
双重作用的结果,使得钢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大大低于合理水平。这种情况在上个世纪末钢产量只有1亿多吨时就曾经发生过,当时大中型钢铁企业连续3年利润基本为零。
刘海民分析,“边际生产者”对市场环境反应迟钝,既有技术经济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在一定限度内,亏损仍生产比停产的损失可能要小,从技术经济角度衡量,不停产是合理的。
特别是规模大、固定费用比例高的板材生产线,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是长期地、连续地亏本或无边际利润生产销售,不仅自身生产越多亏损越多,而且严重危害钢铁行业内部其他竞争者的利益。
刘海民认为,“市场失灵”的深层原因是改革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企职能错位。政府直接干预太多。很多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核、增加税源、扩大就业和维稳等动因,默许、纵容甚至强令企业扩大钢铁产能;有矿石、煤炭等自然资源的地方政府,则要求必须在本地建厂进行深加工,不准把原料直接销往外地;有些地方给予钢铁企业大量财政补贴。近两年钢铁市场不景气,按照市场原则一些企业或某些产线、品种本应停产减产,但地方政府强令即使亏损也要继续生产,致使亏损扩大。地方政府对外地企业兼并本地企业,以及本地强势企业将资金投往外地或并购外地企业基本上持不支持态度。而央企兼并地方企业,通常要求无偿划拨变为央企,导致兼并重组项目迟迟不能落地。
|